天津市医疗信息化建设协作联盟网 医院信息化建设网 his2000.com(WAP手机版)
首页 > 区域医疗

14项健康大数据应用发展的重点任务

作者:his2000.com  来源:his2000.com  阅读:1684

时间:到2017年底目标:实现国家和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以及全国药品招标采购业务应用平台互联互通,基本形成跨部门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

时间:到2020年目标:建成国家医疗卫生信息分级开放应用平台,实现与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区域共享,医疗、医药、医保和健康各相关领域数据融合应用取得明显成效。 统筹区域布局,依托现有资源建成100个区域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基本实现城乡居民拥有规范化的电子健康档案和功能完备的健康卡。 

健康医疗大数据相关政策法规、安全防护、应用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适应国情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模式基本建立。 

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新业态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任务清单: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该如何发展加快建设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充分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统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拓展完善现有设施资源,全面建成互通共享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创新管理模式,推动生育登记网上办理。消除数据壁垒,畅通部门、区域、行业之间的数据共享通道。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共享开放。

●加快建设和完善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为核心的基础数据库。  

●探索推进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移动应用等产生的数据资源规范接入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推进健康医疗行业治理大数据应用。

●综合运用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健全医院评价体系,推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健康医疗临床和科研大数据应用。

●依托现有资源建设一批心脑血管、肿瘤、老年病和儿科等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集成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国家医学大数据资源,构建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推进基因芯片与测序技术在遗传性疾病诊断、癌症早期诊断和疾病预防检测方面的应用,加强人口基因信息安全管理,推动精准医疗技术发展。推进公共卫生大数据应用。

●整合环境卫生、饮用水、健康危害因素、口岸医学媒介生物和核生化等多方监测数据,有效评价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 

●开展重点传染病、职业病、口岸输入性传染病和医学媒介生物监测,整合传染病、职业病多源监测数据,建立实验室病原检测结果快速识别网络体系。 

●推动疾病危险因素监测评估和妇幼保健、老年保健、国际旅行卫生健康保健等智能应用。培育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新业态。

●加强健康医疗海量数据存储清洗、分析挖掘、安全隐私保护等关键技术攻关。  

●发展居家健康信息服务,规范网上药店和医药物流第三方配送等服务。研制推广数字化健康医疗智能设备。

●支持研发健康医疗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生物三维(3D)打印技术、医用机器人、大型医疗设备、健康和康复辅助器械、可穿戴设备以及相关微型传感器件。  

●加快研发成果转化,提高数字医疗设备、物联网设备、智能健康产品、中医功能状态检测与养生保健仪器设备的生产制造水平。发展智慧健康医疗便民惠民服务。

●规范医疗物联网和健康医疗应用程序(APP)管理,大力推进互联网健康咨询、网上预约分诊、移动支付和检查检验结果查询、随访跟踪等应用。  

●探索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 

●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推进居民健康卡、社会保障卡等应用集成,激活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应用。全面建立远程医疗应用体系。

●实施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建设健康医疗服务集成平台,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病理、远程心电诊断服务。  

●推进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数据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健康医疗教育培训应用。

●支持建立以国家健康医疗开放大学为基础、中国健康医疗教育慕课联盟为支撑的健康医疗教育培训云平台。加强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

●完善数据开放共享支撑服务体系,建立“分级授权、分类应用、权责一致”的管理制度。  

●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领域的准入标准,建立大数据应用诚信机制和退出机制。 

●建立统一的疾病诊断编码、临床医学术语、检查检验规范、药品应用编码、信息数据接口和传输协议等相关标准。推进网络可信体系建设。

●强化健康医疗数字身份管理,建设全国统一标识的医疗卫生人员和医疗卫生机构可信医学数字身份、电子实名认证、数据访问控制信息系统,积极推进电子签名应用。加强健康医疗数据安全保障。

●加快健康医疗数据安全体系建设,建立数据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制定标识赋码、科学分类、风险分级、安全审查规则。  

●加强大数据安全监测和预警,建立安全信息通报和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安全工作机制。加强健康医疗信息化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国家健康医疗信息化人才发展计划,强化医学信息学学科建设和“数字化医生”培育。

上一篇:杭州:顶层设计下的信息化支撑分级诊疗范本
下一篇:天津市2014年实现区域医疗检查信息共享

天津市医疗信息化建设协作联盟网http://www.his2000.com) 站长:郝工  投稿信箱:hao_shy#126.com (请将@代替#)

站为公益网站,所有内容来自原创或网络转载,仅供个人学习和研究使用,如侵犯您的版权请来电或来函指出,本站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