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期刊论文

现代医院供应室信息化管理模式初探

时间:2016/1/6 21:53:20  作者:邵筠 王莉萍 徐筠  来源:上海市东方医院  查看:0  评论:0
内容摘要:医院供应室信息化的建设为医疗器械的管理提供了保障,通过医院无线网利用条形码对再生 物品和器械进行管理,采用条形码扫描和必要信息的录入对无菌物品进行全程跟踪,监控每一批消毒 物品的灭菌质量,从而保证物品在清洗消毒和灭菌过程中的质量,规范供应室的流程,减少医院感染 事件的发生,为医院...
医院供应室信息化的建设为医疗器械的管理提供了保障,通过医院无线网利用条形码对再生 物品和器械进行管理,采用条形码扫描和必要信息的录入对无菌物品进行全程跟踪,监控每一批消毒 物品的灭菌质量,从而保证物品在清洗消毒和灭菌过程中的质量,规范供应室的流程,减少医院感染 事件的发生,为医院及患者提供快捷、安全、高效的医疗救治环境,控制医院的成本,提升了医院管 理水平。
关键词信息化供应室医院
医疗设备、器械等引起的感染是引起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资料统计每年约有500万患者 发生医院感染,其中大部分感染是由于消毒不严格引起的。如何减少医疗事故是如今医疗行业所面临 的最大挑战。作为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部门之一,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在控制医院感染中具有极其重要 的作用。现代医院的供应室是医院医疗器材进行消毒灭菌和物品处理供应中心,是全院污染物和灭菌 器材及物品的集散地,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要应对供应室所面临的挑战,我们 必须对每个流程环节都进行严格控制,保证任何一个环节不能出现误差。因此,数据录入的实时性和 准确性就成了首要关键的任务。
目前医院的工作流程中大部分的做法是手工记录,这种方式难免会造成录入的偏差,甚至由于各 种原因造成记录文字丢失。也有一些医院使用条码记录消毒物品是否经过检验,但通常仅对整个流程 的一两个环节进行监控,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管理,也不具备追溯和监控预警等功能,无法实现全院所 有相关科室的联动处理。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工作人员的操作以及 设备的交接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记录。从以上角度出发,我院推出了基于无线物联网的供应室质量 追溯系统,通过无线网络,可以使医疗工作人员随时随地的进行数据的记录。同时,由于使用无线扫 描等专业设备,减少了人为记录的环节,可以大大减少出错的概率。在记录数据的同时,将实时对工 作人员的操作以及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详细记录,为日后的追溯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1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设想
供应室由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个独立空间组成,其功能包括:回收、分类、清洗、包装、 灭菌、储存、发放、领用、使用及回收环节组成的封闭运行环(图1)。基于信息化的供应室追溯模 式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协助供应室监测可重复使用材料的分类、清洗、包装、灭菌、发放、使用、回收 等环节,保障整个过程中消毒包是被监控并可追溯的。对无菌物品实施可追溯性的管理,即通过标识 和记录追查工作过程的历史状况,以便查找和追寻相关的原因和责任,准确分析问题,促进工作质量 的持续改进。
 
图1:环路组成图

2各功能区信息化管理流程的设计 2. 1污染区
2. 1.1污染区工作模式污染区主要包括:清点、核查回收或新添置的可重用材料,分类放在清洗盘 上;清洗器械:将清洗好的器械送到清洁区。在第一步“分类”工作信息化前,主要工作是对回收(或 者新购置)的可重用材料进行分类,放置在不同的清洗盘中(清洗盘存在各种不同用途和样式,也有 不同的名称,如清洗篮、清洗筐、清洗架等)。回收的清点和分类一般可以同时完成,可重复使用的 材料器械按照物品材质、精密程度分类。通常采用三种配盘方式进行,即①固定配盘:清洗盘中放固 定的一个或若干个包材料,包数量和内容事先设定,配置后一般不变(如一般手术室内手术包都是一 包一盘);②临时配盘:和固定配盘区别是清洗盘上放置的包不固定,每次清洗时放置的包和数量可 能都不一样,需要重新登记录入,可采用一定冗余方式转换固定配盘,减少工作量);③单器械盘: 清洗盘中放置的不是包,而是若干种器械,这种方式后续环节中将无法追踪包中的器械来自哪个具体 清洗环节。
2. 1.2 “分类”工作的信息化首先为每个清洗盘准备条码标签,可以通过铭牌方式挂在清洗盘中。 对于固定配盘,需要事先维护每个盘内放置的包清单。如果采用临时配盘,分类后需要扫描盘条码, 录入本次清洗时盘内放置的包清单(默认显示上次包清单,可以清除并重新添加),可以通过扫描单 独准备的包名称条码或拼音缩写方式输入。其他分类方式无需操作,器械核查、回收、盘点工作在回 收模块中实现。
2. 1.3 “清洗”工作的信息化在清洗前需输入清洗人工号、清洗机条码、依次扫描清洗盘,自动记 录清洗开始时间。清洗结束时,清洗人扫描清洗盘条码,完成清洗,保存清洗机数据并以清洗机结束 时间为清洗结束时间。常规采用两种清洗方式,一种是通过清洗机,清洗过程全自动完成;另外一种 方式是人工清洗,通常采用“五池法”完成一套清洗流程:冲洗(自来水)一洗涤(手工或机械+酶) -漂洗(先自来水,再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一消毒(湿热方法)一润滑(水溶性油)一干燥(烘 干或擦干)。
2. 2清洁区
2.2.1清洁区工作模式清洁区的工作主要包括检查、包装、灭菌三个环节。清洗后的器械有二种方 式送到清洁区,一种方式是用推车送到清洁区(不规范,一般很少见)或者直接将清洗盘通过传送口 送给清洁区,一种是在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墙壁上安装清洗机,污染区一侧送入污染器械盘,清洗后 直接从清洁区一侧取出清洗后的器械盘。清洗盘送到清洁区后交给打包人员,核对物品数量和清洗质 量,检查器械功能是否正常。
2.2.2 “检查”工作的信息化扫描清洗盘,列出清洗盘上的物品清单(如果没有清洗结束登记,此 步骤默认执行清洗结束的登记操作);人工核对盘内物品是否正确,清洗是否合格,器械是否符合使 用规范;打印包条码,根据清洗盘上包清单自动打印或重打某个包条码,也可以输入任何包名打印指 定包的条码;打印的条码中需要包括卫生部WS310.1规定的六项数据:物品名称(包名称)、打包人编 号或姓名(操作人)、灭菌器编码(下拉框可选,默认显示上次的操作)、灭菌批次号(根据灭菌器自动 获得锅次。注:锅次还是流水号不确认)、灭菌日期(默认为条码打印日期,可一天天增减)、失效日 期(根据包效期自动获得)。
2. 2.3 “包装”工作的信息化依次扫描每个包上的条码将登录的操作员自动记录为打包人。复核人 则采用再次扫描包方式进行登记。设置2个人为一组,一个人登记时自动设置另一个人为复核人。“包 装”工作流程是将器械按照一定规范打包,包装材料要符合GB/T 19633规范(包括棉布、皱纹纸等), 包外应设有灭菌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还要放置化学指示物。打包时一般两个人一组各自 独立打包,然后互相检查对方的包内物品是否齐全,配备物品和包装的人称为打包人,另一个检查核 对的人称为复核人。每个包核对后统一用胶带封口,并粘贴包装信息登记卡,转交给灭菌人准备灭菌。
2.2.4 “灭菌”工作的信息化“灭菌”工作流程加入:扫描灭菌器条码,获得灭菌器信息、设置新 的锅次信息、流水号信息;依次扫描每个要灭菌的包,将包放在灭菌器中灭菌;灭菌结束时,扫描灭 菌器条码,记录物理和化学监测结果,如果不合格则自动回收;如能获得灭菌器接口数据,自动获得 无论监测结果并和标准值比对,自动获得无论监测结果。
供应室灭菌物品来源即包括内部打包生成的内容,也包括科室或外部提供的清洁物品(自备包) 以及植入性材料。灭菌器工作时会记录运行情况,运行记录主要通过机器流水号标识,会以纸带方式 自动打印。
2.2.5 “召回”工作的信息化生物监测结果当场无法操作,可以事后通过台式机登记;生物监测不 合格,则自上次检验合格以后的相关包均设置为不合格,所有未使用的包不能发放或使用;已经发放 到科室的包需要召回:选择科室列出需要召回的包清单,扫描不合格的包条码进行召回。
2. 3无菌区
2. 3.1无菌区工作模式无菌区的主要作用就是消毒包的上架储存,一般按照先入先出的方式发放到 科室。无菌区用于临时存放未来得及发放的消毒包,供应室可能对常规用包均有十个以上的机动存放。 2. 3.2 “发放”工作的信息化在系统中选择科室,列出科室所有有效的申领单。可以选择一个申领 单,也可以合并选择多张申领单,列出申领的包清单,申领单可打印。依次扫描各包条码,将包发放 给科室,记录发放时间、接收科室、接收人。如:一次性耗材的发放,供应室生成出库单,记录出库 时间、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科室护士清点数量,进行科 室的入库确认。
“发放”工作流程为供应室根据科室长期用包情况的汇总,为临床科室制定备包计划,每个科室 均具有一定数量备包供日常使用。各科室每天根据自身备包消耗情况向供应室提交申领单,替换已经 被使用的备包,如果临时需要更多包或者非备包范围的消毒包,可以向供应室临时借包。
2.4临床科室使用
2.4.1 “临床科室使用”的工作模式科室中的包有两种使用方式,一种是不具体使用给某个患者, 而是供科室内患者公用,另一种就是使用给指定某个患者。护士或医生在将包使用给患者前,需要先 核对包名是否正确、包装是否完整、灭菌是否合格、是否过期,使用时需要手工记录包的使用时间、 使用的患者、操作的医生或护士。
2.4.2 “临床科室使用”工作的信息化只需扫描包条码,即可显示打包人、有效期限、包内物品的 清单,功能扩展后可以点详情查看包的灭菌详细情况;扫描患者腕带,即可显示患者病历号、姓名、 床位、主治医生,功能扩展后可以点详情看患者的详细情况,包括诊断、用药、出入院日期等;如果 包是科室公用的,患者输入框为空即可;点击“使用”按钮,提交并保存使用信息。
2. 5临床科室回收
2. 5.1 “临床科室回收”的工作模式器械、物品使用后或超过灭菌效期后,由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定 时、按照规定的路线、使用专用封闭式回收车回收。回收后在去污区与清洗人员交接物品数量,清点 时发现包内物品出现差错及时与科室沟通,一般会有四种后果(科室协助找到了丢失的器械,无损耗 情况。科室承认自身原因造成器械丢失或毁损,损耗成本记录给科室。科室不承认自身原因造成器械 丢失或毁损,而又无证据证明科室存在责任,损耗成本记录在供应室。器械或物品因正常折旧而无法 继续使用,登记损耗情况但不记录成本。回收的物品清点后重新进入分类、清洗环节)。
2. 5.2 “临床科室回收”工作的信息化回收操作在科室完成时,需选择科室或通过扫描护士工牌, 列出科室使用但尚未回收的包清单。根据实际回收包情况,设置各种包回收数量(如果包条码存在, 也可以直接扫描条码进行单包的回收)。如果包丢失进行丢失登记。保存回收信息。
毁损登记操作在去污区分类操作时完成,先在系统中选择科室,从最近回收的包列表中选择指定 包(如果知道条码可以直接扫描条码),然后选择材料进行损耗登记,损耗时需要登记损耗类型(科 室毁损、供应室毁损、折旧)。
3应用效果
按照卫生部ws310.1、ws310.2、ws310.3标准的要求,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工作人员的操 作、以及消毒后设备、器械的交接过程都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记录。能够对供应室管理流程中每个 环节都进行严格控制,保障任何一个环节不会出现差错。对实际运营的状况进行经常性的分析、研究, 以提高这些业务流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供应室管理的信息化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应用信息追 溯管理系统使操作简单、流程化,控制了手工操作的差错率,增强了供应室工作人员和临床科室护士 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了工作效率。控制了二次污染再生物品器械回收、认领、发放及一次性物品发 放都通过计算机操作,切断了污染物品清单由污染区逆转到无菌区的可能通道,有效避免二次污染的 发生。提供追溯追溯系统对每一件物品从来源到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每一个环节都有记 录。一旦发现问题即可通过对无菌包上条形码的查询,实现供应室灭菌物品所经历的工作环节、技术 条件、处理时间及操作人员等方面可追溯。当某件器械的清洗或灭菌质量存在问题时,通过回溯功能 查找同批次清洗或灭菌的其他器械的所在科室,及时追回问题批次的其他物品;通过质量回溯这一管 理措施,尽可能地降低医疗器械的感染事件发生,确保消毒灭菌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实时预警、综 合分析,节约成本,清洗机、灭菌机运行状态实时获取,严谨的质量安全控制和追溯,预防院内感染。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基于BI系统的个性化电子病历设计
相关评论

天津市医疗信息化建设协作联盟网http://www.his2000.com) 站长:郝工  投稿信箱:hao_shy#126.com (请将@代替#)

站为公益网站,所有内容来自原创或网络转载,仅供个人学习和研究使用,如侵犯您的版权请来电或来函指出,本站立即删除